在中山市民眾街道民平村,有這樣一對姐弟:姐姐陳澆琳曾在世界技能大賽中斬獲糖藝/西點制作項目亞軍,而弟弟陳澆聰則在連續(xù)四年應征后,于今年上半年成功圓夢軍營。這對年齡相差七歲的姐弟,在人生道路上相互扶持,共同成長,他們的故事充滿了溫暖與力量。
姐姐的“燈塔”
照亮弟弟的從軍夢
“家姐,我同你說,我在部隊里表現(xiàn)可好了……”8月21日晚,剛結束執(zhí)勤的陳澆聰,拿到手機后迫不及待地撥通了家里的電話,興奮地和姐姐陳澆琳分享著軍營里的新鮮事。陳澆聰今年上半年通過層層篩選,終于圓了軍營夢。如今,結束新兵連訓練下到連隊的他,有了許多全新的體驗,急切地想與家人分享。
陳澆聰?shù)膱A夢之路并非一帆風順。此前,他已連續(xù)四年應征入伍。圓夢的那天,陳澆聰紅著眼眶,回憶起姐姐陳澆琳一路的引導,感慨萬分:“姐姐就像是一座燈塔,引導我找到人生的方向?!?/p>
據了解,姐弟倆從小跟著外公外婆長大。作為姐姐,陳澆琳更多地承擔起照顧弟弟的責任。父母工作繁忙時,陳澆琳會為弟弟準備一日三餐。
到了青春期,活潑好動的陳澆聰開始和一些社會青年混在一起,抽煙、喝酒、夜不歸宿,這讓姐姐和父母愁壞了。母親經常偷偷抹眼淚,而陳澆琳則苦口婆心地勸說弟弟。陳澆聰回憶說:“雖然當時我聽不進去,但我知道他們是為了我好。”在家人的勸說下,陳澆聰逐漸遠離了不良生活習性,選擇進入中山市技師學院繼續(xù)深造。這也是姐姐曾經就讀的地方。在這里,陳澆聰了解到姐姐曾經一路走到世界技能大賽的舞臺,并獲得了亞軍榮譽。
“在學校里就經常聽人提起我姐,我其實挺慚愧的,感覺自己不如姐姐優(yōu)秀?!标悵猜斦f道。但同時,他的心底也埋下了一顆參軍報國的種子,滿18歲后便朝著這個目標不懈努力。
學習姐姐直面挫折
弟弟積蓄力量最終圓夢軍營
應征入伍的道路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,陳澆聰用了四年時間才最終圓夢。每當落選時,姐姐陳澆琳就會現(xiàn)身說法,用自己參加比賽的例子給予他指引。
陳澆琳回憶說,自己剛入學時,第一年也沒有拿到去外市培訓的機會,但她沒有泄氣,而是繼續(xù)專注技能學習,在第二年獲得了外出培訓的機會。
第一次參加廣東省比賽選拔時,陳澆琳遇到了巨大的挑戰(zhàn)。比賽接近尾聲時,糖藝支架突然斷了。如果沒有這個支架,糖藝作品便無法搭建起來。但重新制作支架需要一個小時,時間已經非常緊張。望著賽場外教練殷切的眼神,陳澆琳強忍著淚,迅速冷靜下來。她選擇重新熬糖制作支架,并將支架放到冰箱里快速冷卻處理。這一系列操作不僅展現(xiàn)了她出色的臨場應變能力,也為她之后在世界技能大賽上獲獎奠定了基礎。
而面對困難,弟弟陳澆聰也從未放棄。這些年來,參軍入伍的標準越來越嚴格,對男青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,不僅要求身體素質,更加看重學歷。陳澆聰?shù)膶W歷并不占優(yōu)勢,在名額受限時多次落選。但他從未氣餒,而是重新調整好心態(tài),積極鍛煉身體。手上力量不足就練手,腳上力量不足就練腳,平日里更是努力學習自己的專業(yè)技能,等待、把握好每一年的入伍機會。
成功入伍后,陳澆聰和姐姐分享了一個細節(jié)。在一次班里的技能展示中,當班長問“班里誰會電焊”時,只有他驕傲地舉起了手。電光石火之間,他便完成了一扇門的焊接?!澳且豢蹋腋杏X自己也不輸給其他大學生。”在執(zhí)勤站崗時,陳澆聰一連兩個小時都不能變換姿勢,但他深刻感受到了這份責任的沉重,也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自己所穿的這身軍裝。未來,陳澆聰計劃在部隊里面好好表現(xiàn),爭取留隊,同時他也認為,有這一段軍旅經歷,也會成為未來的寶貴財富。
編輯 曾淑花? ?二審 韋多加? ?三審 程明盛